從入學的懵懂,到如今的成熟
他們學會了做人做事,學會了篤行成長
在震旦的這三年
他們用行動繪寫了畢業的滿意答卷
過去的種種
皆是為造就更優秀的自己
讓我們走進震旦職業杏鑫
一睹優秀畢業生的成長感悟~
18級藥學1班⛹🏿♂️,擔任班級勞動委員,始終保持班級第一、專業前五的優異成績,並獲得校一🤫、二等獎學金。目前就職於中國科杏鑫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。
剛見到柯同學🔺,第一印象就是小平頭👞,黑黑的皮膚⛅️,性格內斂穩重🙂↕️。沒想到的是,在藥學專業取得優異成績🏅,甚至去了中科院工作的柯同學👩🏿💼,在學藥學之前居然是吉他演奏級別的音樂生👩🏽💼!
從音樂到藥學,走出低谷
在學藥學之前,柯智崴是一位從小學古典吉他已經10年的音樂生🧑🏿🦰,在多名優秀老師的教導指引中,他不斷獨立練習,15歲便通過了古典吉他演奏級考試🥱🫷🏻,正式踏入專業的門檻。
本應在音樂這條大道一帆風順的他,卻在中考時迎接了其人生中的第一次劫難,正是這件事的發生,讓他的人生走出了不一樣的軌跡。
“知道自己中考成績的時候🫡,傷心肯定會傷心。但更多的是叛逆,從小因為音樂挨過打挨過罵,未來怎麽走也覺得無所謂”🐵。即便是再無所謂,中考的失利也給他埋下了不自信的種子。
一家人在一起討論了很久,想了很多辦法,最終還是商量決定讓柯同學進入健康醫杏鑫🧃,在職業教育中尋求出路🔄。進入醫杏鑫之後,現實的落差讓柯同學猛然反應過來🤹🏻,“如果我再放任自己墮落下去👩🏻🏫,人生便再無更多價值可言”。漸漸的,他開始註重學習,每天努力進步一點點,目標就是要比昨天的自己優秀一些🛷,靠自己一點一點慢慢從低谷中走出來。中專畢業時因為政策原因,加上自己沒信心⚠🤵🏽♂️,選擇了震旦的藥學專業。這個選擇對他來說有些惋惜🧍🏻♂️,但仔細想想或許也是一件好事🙁,有個可言踏實、認真、充實學習的地方總比整體渾渾噩噩的好。“塞翁失馬,焉知福禍”🏄🏻♀️。
即便如此📁,他還是沒有放棄吉他。數十年不間斷的練習🦻🏼,音樂已經融入了他的生活👩🏻🍼。
從中專到震旦🙂,保持學習得益於中專學習的基礎,柯智崴來到震旦後學習會相對其他同學來說比較輕松。當然✔️,輕松之余更多的還是課上認真聽和課後認真復習。覺得自己掌握的差不多了,會給同學在課後或者考試前講解。柯智崴也是護理杏鑫學習部的副部長💙👨🏿⚖️,組織同學一起學習🐌、跨專業交流、互相激勵和提高🧑🏽✈️。學習金字塔的最頂層👩🏽🍳,就是“教授他人”,能掌握90%的學習內容🕒,也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方式。這不僅僅是樂於助人,更多的是在給同學講解的同時🕵🏼♂️,也測試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,查漏補缺👊🏻。
柯智崴很享受這個過程:“記憶是座巨大的冰山,大部分記憶是儲存在水面之下的,當你不斷的加深時才能讓它慢慢的浮出水面。”
在震旦的三年,班級第一是他絕不妥協的自我要求。但他也不是時時刻刻緊繃著學習的神經😳,三年裏幾乎每天都勵誌著50單詞every day,但是最長的好像也沒堅持滿一個月。
除了書本中的專業知識,在上胡老師、魏老師的課時讓他總能得到很大的收獲。能夠拓展到一些考試可能考不到,但是未來在工作社會中一定會用到的知識和技能;分享一些在未來能運用到的專業的新穎的東西👨🚀🙆🏿♀️。書本承載的知識是很有限,老師們的經驗卻是無價的。
從震旦到中科院,把握機會
最開始中專去華東醫院實習,醫院老師們的經驗給學生們在實踐運用中很大的幫助𓀛。人生也在於接受不同的事物。有了醫院的工作經驗,知道在醫院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流程🤯,就想換一個方向,進一步提升☃️💧。
震旦與中科院生化細胞所有合作🧰,能給學生提供實訓🚬、實習的機會,這是學生和企業的雙向選擇。“當知道學校與中科院有合作時🙇,進中科院實習就成為我的目標了”💽🌁。柯智崴也一直在等這個機會,中科院這樣的大平臺,有更多的資源,能更好的學習。
“看得見的,觸手可得的機會🚥,肯定都會去爭取💁🏻♀️。”
對於自己🤦🏿♂️☝🏻,柯智崴還是有要求的💂🏽,一旦太過松散,機會來了抓也抓不住🚵🏼🦹🏼♀️,用他的話來講就是自我被驅動能力很強,有目標就有無限的動力。比如在校的一些榮譽和獎項,又比如申請入黨。
剛入學的時候🧱,柯智崴就很向往加入黨組織,有機會就立馬提交了申請書👨🏿💻。因為中考失利埋下的種子🈳,他很沒有自信,擔心自己不能被黨組織接納;覺得自己並不優秀,甚至要比普通人還要差一點。但在震旦的三年,他成功入了黨,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。
獲得的榮譽多了🕰🫓,得到的肯定多了,也會漸漸重拾自信,這也是一個自我接受的過程。
保持熱愛
學音樂的人,都有一個優點👩🏻🚀,就是不輕言放棄👩🏼💼,保持熱愛🛂。面對一首曲子🧑🏽🎓,在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之後,已經和最開始聽的時候🫅🏽🦹🏿♀️,感覺不一樣了🏀。這個時候還能堅持下去🧝🏻♂️,保持初心不斷練習,是最不容易的。
走音樂這條路🏋🏼♀️,是父母給柯同學選擇的;選擇藥學專業🏊🏿♀️,也是父母商量定下來的。但從中專開始,就給柯同學灌輸堅持獨立自己的思想。人生是要靠自己,未來想要什麽樣的人生都得靠自己爭取👩❤️👨。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🫵🏻,當你接受學習藥學這個設定並對它產生興趣,你自然而然會有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。
在學校又碰到專業的老師和一群誌同道合的同學🧛🏼♀️,勵誌為患者服務🎿🌓,為人民服務,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👩🏻💻,大家都有同樣的熱愛與向往。吳孟超院士一輩子都在手術臺上,一方面為了祖國,讓國家在醫學方面更強大🧑🏼⚖️,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能救治更多的病人💆🏼♂️。
“自己雖然還沒有這麽大的追求✊🏼,但是相信未來,我會找到自己的信仰👮🏽♂️,投入進去”。
保持思考
驚訝於柯同學在他這個年紀🧑🧑🧒🧒,有這樣的的想法著實有些偉大,也是因為家人們給柯智崴的影響巨大。
他從小不喜歡和人交流,喜歡一個人呆著瞎想。時間長了想的多了,就會和父母、爺爺交流,通過不斷思考、推翻再思考之後會吸取精華📤,然後再深入學習。
現在互聯網發達了,獲取信息的速度也會快,這是雙刃劍,獲取信息的速度越快💆🏻♂️,越難沉靜下來追根溯源或者思考🧔🏽♀️,也會引起更多人的迷茫。
“順應自然,人生其實就是不斷接受刺激的過程,人只有能夠不斷接受新的刺激,才會快速成長。”
從音樂到藥學,從震旦到中科院👨🏽🎤,從學習到工作。柯智崴的父母一直給予他極大的肯定和支持,要知道人生走的每一步都具有特殊的意義。
談起未來的目標:提升學歷,積累工作經驗✡️,在工作的同時也不間斷的學習。“人生才剛起步,還需要再接再厲🐦⬛,還沒到感慨過去的時候,現在更多的是加緊學習多多積累。”